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节(1 / 2)





  “自己烧。”顾漾瞥了他一眼:“你没有手吗?”

  贺之斐:“……我没有,喂,是不是兄弟?双标成这样你良心不会痛吗?”

  顾漾语气平稳,没有丝毫波动:“屁屁,自己烧。”

  贺之斐:“………………”

  哼!

  他要离团出走!

  苏绿喝了一半水,忽然发现顾漾一直没喝东西,她连忙把保温杯递了过去:“我喝好了。”

  “好。”顾漾轻轻回了一句,接过保温杯,默不作声地喝了一口。

  喝完水,陆然问苏绿:“新歌创作的怎么样了?”

  苏绿一想到这事儿就头秃,最近虽然不太忙,但她一边要准备《双城》的拍摄,一边练习,还要抽时间写歌,只觉得有三个脑袋都不够用,头秃得要命。

  一听陆然问,苏绿一个头两个大:“我现在连最基本的都没想好,你们呢?”

  听到几人的答案之后,苏绿只觉更不好了。

  创作机器陆然和顾漾都写完了不说,陆然还一气儿写了三首,最近正在和顾漾商量着修改,进程最慢的贺之斐也写了快一半,只有在苏绿这里,什么都没有不说,连最基础的东西都没想出来。

  对她来说,创作的确是一个不擅长的陌生领域。

  不过事实证明,e·f·l都是一群可爱的好同志,看苏绿着实为难,人帅心善的陆然同学立刻来给苏绿帮忙,一点一点给苏绿磨,慢慢磨出了一两段节奏。

  苏绿投入地听着,在这个过程中,顾漾、贺之斐和纪书舟也会时不时给她一些建议。

  为了找寻灵感,苏绿看了一下午的电影。

  一直以来,e·f·l走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偶像路线,《闪耀》里的《墨绿色人生》和《夏日》里的《香樟树下》现下是各大院校毕业季的首选歌曲,苏绿同样很喜欢这些青春气息十足的曲目,她看的影片也以青春片为主。

  苏绿本以为,自己会对电影里的虚假青春无动于衷,但看着镜头里一张张年轻、灿烂的笑脸,她还是忍不住动容。

  灵感在这一刻风涌而至。

  苏绿脑海中慢慢形成了一段曲子,她慢慢哼出来,再慢慢把谱子写到纸上。

  一小段渐渐变成了一串。

  在轻柔的曲调中,苏绿似乎真的看见了绿荫下背着书包的少年和少女,他们在操场上肆意奔跑,偷偷分享着排队一小时买来的蛋糕。

  即使最后不能在一起,但在年老时,回忆着彼此牵着手走过的路,嘴角也会露出微笑。

  苏绿举起笔,写下了《初恋》这个标题。

  这会是一首关于初恋的歌。

  来了灵感苏绿自然要从其他人身上挖经验,她转过身,兴致勃勃问其他四人的初恋经历。

  贺之斐挠了挠头:“我应该是在初中吧,我们班一个女生辫子长长的,特别可爱,我觉得她也喜欢我,因为我长得特别好看。但是万恶的家长阻止了我们的恋情,她那会儿是我们全班第一,我是倒数第一。”

  “上课的时候,她会偷偷分我一颗糖,还会辅导我数学作业。”

  陆然回忆:“应该是比较苦涩的感觉吧。喜欢是一瞬间的突然心动,但是对方不喜欢你,甚至不知道你的喜欢,你只能默默暗恋她,暗恋的滋味很难受。”

  陆然刚一说完,就见顾漾双目炯炯地盯着自己,他不由摸了摸脸:“我怎么了?说错了吗?”

  顾漾摇了摇头:“不,你说的很对。”

  “那你呢?”陆然问。

  顾漾微闭着眼睛:“应该是……想迫不及待揭开,却又害怕伤害到对方的感觉吧。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就像中了毒,每一天都在盼望。”

  顾漾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另外四双眼睛都落在他身上。

  纪书舟感慨道:“第一次见顾漾说这么多话。”

  “我是以为顾漾应该有很多女生追,但他是一心投入音乐只想娶音乐为妻那种,想不到顾漾竟然会暗恋人。”陆然微微一笑,“被你暗恋的人一定很幸福。”

  e·f·l几人很少谈起恋爱这么私密的话题,身为偶像,常年处在粉丝和媒体的关注之下,谈恋爱是不可能的事。e·f·l几人性格虽然不一致,在这件事上想法却都一样,那就是暂时专心拼事业,不考虑恋爱的事。

  事实上,e·f·l现在人气很高,几人又是难得的素颜能打的偶像,加上苏绿、贺之斐几人的家世早就被媒体扒了出来,想贴着几人炒绯闻的明星也不少。

  几人一致觉得,谈不谈恋爱是偶像品格问题。

  哪怕e·f·l以实力派著称,但偶像就是偶像,偶像就该为粉丝考虑。

  他们之中哪怕有一个人恋爱,即使是偷偷摸摸的,也会影响到队友之间的配合,甚至影响到整个组合的名声。

  谈不谈恋爱是个人选择问题,但影响到组合,那就是十恶不赦的问题了。

  苏绿在笔记上飞快记录着大家每一个人的心情,贺之斐的甜,陆然的苦,顾漾的涩,和脑海中盘旋的曲子结合在一起,苏绿的灵感不由更充沛了。

  她飞快地在纸上写着,贺之斐忍不住凑过去看,见苏绿一副专注的模样,他不敢出声打扰苏绿,只偷偷冲陆然几人招了招手。

  陆然盯着苏绿写下的东西看了一眼,瞳孔微微张大。

  前一段是欢快的曲调,代表着甜,然后是苦,然后是涩……最后,甜、苦、涩融合在一起,是青春。

  从创作的角度看,苏绿的技巧无疑是稚嫩的。

  但音乐并不是技巧的产物,情感的共鸣往往比技巧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