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节东北狼烟(3)(1 / 2)





  东北会战的重心——辽阳战役从11月5日到22日,战事已经整整持续了17天。此时的战局就如同头顶飘着雪花阴云密布的天空,双方都精锐损耗元气大伤一时间无力再战,深陷于此的双方二十多万大军都已经对这个踩不透拔不出的泥潭感到精疲力竭了,接下来的数日内双方主力俱无力再战,但是双方控制区却已经呈现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导致每天双方团级以下的小规模战斗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

  战事拖下去不利于张学良但是更加不利于武藤信义,没有援兵的日军如果输掉这场战争,那么日本陆军的脸面、大日本帝国的脸面、天皇的脸面、自己和部下的名誉和性命,都将统统输掉。此时都已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作赌注押在这场战争中的的张学良和武藤信义就像两个巨人在互相紧紧盯着对方的眼睛比着耐性,等待着对方忍不住眨眼的那一刻挥起拳头。

  此时武藤信义在心里甚至开始寄希望于一开始就被他认定是辅助力量的第3师团和第7师团身上了。

  相比中路日军的艰难处境,西路的日军第3师团刚开始的战事倒是顺风顺水,若山善太郎中将发给武藤信义的“捷报”也是频频而来——11月4日攻取盖州;5日占领营口,6日又夺取了大洼。几乎一日攻取一城,就在当武藤信义已经习惯并且把每天收取若山中将一封捷报当作生活一部分的时候,第3师团作为报喜师团的传统戛然而止,终于在8日上午,收到了若山中将扭扭捏捏一看就知道明显粉饰过的电报,内称部队遭到敌东北军王树常部的“较有力”的阻击,暂时局势“稍有不利”,但数日后必将击溃当面之敌夺取葫芦岛、锦州、盘锦三市。对这种“丧事喜报”的日军传统已经免疫的武藤大将心里不得不承认,第3师团肯定已经遭到了东北军王树常部的阻击,而且战事还比较困难。

  假如武藤信义亲临盘锦前线,他就会发现自己以上的这段论述还是太过于乐观了。

  若山善太郎中将的对手——东北军王树常部的第110步兵师(副师长朱鸿勋)及董英斌部111师(副师长刘桂五)也不是善茬,牢牢遏制住锦州、葫芦岛市要地与占据盘锦的第3师团牢牢对峙起来。比起武藤信义大将的处境,若山善太郎中将的日子也不好过,手中仅仅一个师团却要吃掉东北军两个整编师,难度实在不小哪。

  锦州这一带地区频临辽东湾海域,大大小小的河流如网状般密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第3师团在与东北军110、111两个师的对战中也得到了日本海军的有力驰援。向西突击的第3师团倒是挺狡猾,行进路线基本都是沿着海滨处在日本海军舰炮射程内的。若山师团长不但有飞机重炮战车,甚至还享受着辽东湾上的一支日军舰队的协助这种其余两路日军享受不到的“高级待遇”。漂浮在渤海上的日军舰队除了四艘“峰风”级驱逐舰,还有三个庞然大物——9500吨的日军轻型航母“凤翔”号以及两艘“长门”级战列舰。43580吨的“长门”号和“陆奥”号重型战列舰上那16门409mm的主炮是与日军交战的东北军110和111师官兵的噩梦。在和日军争夺鲁树村等沿海城镇的时候,日军战列舰一个齐射下来,东北军成连成营地灰飞烟灭,而且“凤翔”号这艘日本第一艘海军航母所搭载的13式舰载攻击机也趁火打劫频频呼啸而来把炸弹丢到东北军头上,这种代价自然不是王树常能够忍受的。而第3师团则有持无恐步步紧逼,数天之内,靠坝屯、巧女村、邢家屯、南马村等一连串沿海地区纷纷落入日军手中。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尝到甜头的第3师团第6步兵联队居然得意忘形下沿河北上攻击起了锦州的入口朱坨、西彭二镇,立刻遭到了北退至此的110师518团迎头痛击。西彭是锦州以南的一处重要制高点,如果失守,那么北部大片开阔地带将全部暴露在第3师团的火力之下。518团官兵们居高临下轻重机枪构成连绵火力网,第6步兵联队数次冲击都被压在半路,骄横的日军首次尝到了没有舰炮掩护下被痛打的滋味。但又拉不下脸下令撤兵的联队长千叶大佐下令调来重炮猛轰西彭,炮火铺天盖地而来,518团官兵们被打的抬不起头。趁着烟雾掩护,第6联队一个中队攻入西彭镇内,闻讯后王树常亲自带着警卫班亲自督战,锦州东北军第5炮兵团适时支援压制日军炮火,团长朱云龙身先士卒以身表率,捡起一支上了刺刀的三步枪径自杀向日军,官兵们也纷纷簇拥在团长身边反扑回去。这时数艘日军炮艇沿着河面驶来助战向守军开炮,但是被官兵们一顿迫击炮齐射后河面上便安静下去了。双方短兵相接一番拼杀后,518团将冲进来的日军中队杀的一个不剩并击毙其中佐中队长。

  挨了一板子的日军吃痛下收回爪子,然后在日军舰队海军官兵高高在上的眼光下厚着脸皮继续躲在舰炮射程内向西“挺进”。

  “按照日军这种缩着脑袋的打法,葫芦岛早晚得丢!因为整个市区全在鬼子的舰炮射程内!”会议上,被日军逼的已经快忍无可忍的王树常狠狠吸完最后一口烟将烟头摔地上还用皮靴猛踩,仿佛那烟头就是若山善太郎。

  “我军海军实力过于单薄,根本无力与日军舰队抗衡,鬼子一艘‘长门’号的吨位就超过了我们海军全部舰艇加起来。现在少帅让他们全躲在秦皇岛港口内,要不是有岸防炮和高射炮的保护,估计早被鬼子舰载机全部炸沉了!所以咱们根本就别指望他们能来帮忙干掉日军舰队!”111师师长董英斌也愁的大口大口吸着烟。

  “可是这样部队缩在离海面这么远的地方,我们总不能看着第3师团在我们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去进攻葫芦岛吧?”年轻气盛的110师陈参谋长气呼呼道。

  “鬼子舰炮一个齐射,我们起码就要丢掉一个营!这些日子以来被爹娘白疼一场的弟兄太多了,我们的士兵的命也是命呀!不能让他们顶着鬼子的舰炮去打仗!”111师副师长刘桂五又恼恨又心疼道。

  “必须要把鬼子的海军打跑!起码也要把他们打痛而不敢这么放肆!”王树常轻敲着桌角,想了一会儿呼的起身:“副官!把刘萃刚请来!”

  战事初起之时东北军空军第3航空大队奉命停驻于义县驰援王树常部与第3师团的激战,这几天来一直忙着轰炸日军掩护王树常部进攻。大队长刘萃刚(历史上刘萃刚是中国国民党空军“四大天王”之一,曾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共击落日机11架,是当时战果最高的中国空军飞行员。1937年10月26日,在山西不幸因空难殉国。)刚刚赶到110师指挥所,王树常便将心中的疯狂想法说了出来,直听的众人目瞪口呆——

  “刘大队长!现在全靠你们了!你们可以不可以飞到海上将鬼子的舰队炸沉?”

  用相当于陆军航空兵的空军战机去击沉鬼子的军舰,确实是个不折不扣前无古人的“创意想法”,中国空军还从来没有和日本海军交战过。刘萃刚也知道这段日军地面部队吃够了鬼子舰炮的苦,拒绝的话首先就不太好说了。在众人瞩目中,刘萃刚对这个“突发奇想”仔细想了想道:“军长,你的想法在理论上可以行的通!我们空军部队这几年来也曾和苏联购买了少量的鱼雷攻击机,也有能够驾驶的飞行员。”

  “实际情况呢?”王树常很敏锐地听到刘萃刚话中“理论上”三个字。

  “实际情况就是:首先我们的鱼雷攻击机很少,其次我们的飞行员也没有从海上攻击舰队的实战经验。因为以前空军的战斗训练计划都是针对鬼子陆军部队,基本没有对攻击海上目标这种项目进行训练过。这个计划难度很大,即使成功了也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我们的飞行员要比飞机金贵多了。”刘萃刚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飞行员被鬼子防空炮打下后再在海上苦苦挣扎,这些飞行员的“造价”可不低,培训出一个飞行员的费用起码相当于五架飞机。刘萃刚在这里打着小算盘全然没有看到王树常和众人都被自己已经大大粉饰过的一番话说到拉下了脸。“刘上校,有那么复杂吗?你们集体出动飞到鬼子舰队头上一通炸弹伺候,别说炸了就是砸也把鬼子军舰砸沉了吧!”刘桂五嚷道。

  “海上作战不同于陆上轰炸,第一鬼子的军舰也不是傻呆呆停在那里给你炸而是会不停移动躲避的;第二鬼子军舰也有防空炮和飞机护卫;第三海面上波涛汹涌,在几千米高空把炸弹丢到鬼子军舰上就像要你一枪打中几十米外奔跑的兔子一样难。”刘萃刚耐心地和这群“陆地动物”解释道。

  “我的刘大队长!”王树常急道,“你只是说困难很大,没有说不可能是吧!你回去和你的飞行员们研究研究,一定要制定出一个作战计划把鬼子的军舰打痛。你要知道这段日子以来我们已经有上千官兵死在鬼子舰炮下了!”

  见识了王树常见缝插针的抠字眼的本领,刘萃刚在心里大喊,我说有很大困难已经是很客气的话了,就是为了防止你们听了太绝望才特意留有余地的,难道你堂堂王中将还体会不到我话中的水分嘛。心里是想着,但是刘萃刚也的确知道地面部队吃够了日军海军的苦,犹豫了一下后,“我先回去研究研究吧。”

  接下来几天内,王树常和若山善太郎玩着“你来我往你打我跑”的游击战术时候,刘萃刚的航空大队飞行员们一边还要忙不迭支援陆军空中作战,一边实验着高空投弹。几天下来的结果不是很满意,轰炸机在1000米高空扔下的实验用的空包弹命中着弹区域成功率不到10%,更何况到时候实战中是在呼呼的海风中动荡的海面上冒着日军密集的防空炮向不停移动的日军军舰投弹呢,那时候命中率能有5%就要让刘萃刚偷笑了。不过按照纯粹的数学计算,要想炸沉一艘1350吨的日军驱逐舰,起码要命中其中央部位8枚200公斤的航空炸弹,按照这种命中率,那么攻击机群就要准备起码160颗炸弹了,这种消耗和浪费显然不是第3航空大队能承受起的了。

  相比难以命中的炸弹轰炸而言还是使用攻击机用鱼雷攻击比较合理。在观看了第3大队的飞行员们将一堆炸弹扔的分布在方圆几公里这么大范围的演示后,这个计划的始作俑者王树常一下子对“高空海面集中轰炸击沉日军舰队”这个计划丧失信心后和刘萃刚居然不谋而合想到一起去了。由于战时紧迫,数日一番临阵磨枪的严格训练后东北军首批6名“海军航空兵”要让六架一直存在仓库内的苏制“伊尔-5”攻击机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为了防止这些几个月没有动的战机发生没有在空中被日军防空炮火击落反而因为自己机械故障而摔进海这种丢人的事情发生,在11月12日正式准备出击的前一天王树常和刘萃刚再次让机场地勤维修人员再次把飞机好好地检查了一遍,除此之外又把那些900公斤重的苏联鱼雷也仔细地重新维修了一遍,防止出现“哑弹”。

  东北军第3航空大队首次使用鱼雷攻击机对海面上的日军舰队进行攻击,这种首发战法本身就让东北军空军具有了出其不意的突袭优势。所以当12日上午东北军110师和111师对盘踞南马、博字的第3师团发动猛攻的时候,被双方炮兵猛烈的炮火声惊醒的日军海军舰队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官很不以为然地让整个舰队靠近陆地对采取零散阵型冲锋的东北军下达了轰击命令。

  就在日军舰队上水兵忙碌地装填弹药开火的时候,上午9时35分,“凤翔”号航母上的瞭望员看见一片机群向己方舰队呼啸而来(1933年时期,雷达、声纳系统还没有在日本海军中大量装备),当时这个并不近视的水兵并没有立即了拉响警报,他只是疑惑为什么刚刚出击的舰载机如此迅速就返航了。直到他已经感觉到对方不怀好意的杀气以及越来越清楚地看见对方机翼上涂抹的东北军空军标志,心里的不安最坏猜测一下子变为了现实,惊惶失措的他连忙拉响了警报伴随着嘶声力竭的嗥叫:“空袭!空袭!东北军的飞机!”

  24架i-15战斗机和6架“伊尔-5”鱼雷攻击机组成了东北军的攻击机群,在得到侦察兵发来的“凤翔”号上舰载机已经全部出动的消息后,刘萃刚亲自带队驾驶战斗机护卫承托全军希望的6架鱼雷攻击机扑向日军舰队中心的“凤翔”号航空母舰。

  刘萃刚很清楚,自己的航空大队是没有能力将日军舰队全歼的,此战的目的只是为了慑日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3航空大队飞行员们下狠心地决定要彻底击沉日军一艘军舰。最后“凤翔”号很不幸被挑选作为集中攻击的目标。首先“长门”和“陆奥”号这两艘四万多吨的海上巨无霸凭着第3大队几十架战机是不可能击沉的,而且这两艘战列舰防空火力太强大;至于另外4艘“峰风”级驱逐舰,不选它们而选择“凤翔”号是因为“凤翔”号上有一个高高的舰桥和3个大烟囱便于飞行员们识别集中攻击,而且“凤翔”号作为十年前1923年建立的老式军舰舰体已经陈旧,防空火力也不是很强大,仅仅4门140mm防空炮和2门80mm的高射炮。最重要的是“凤翔”号是日军现代海军建立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击沉它对日军心理上的撼动将更加大。为了保证那六架鱼雷攻击机能够一击必杀,负责护卫和掩护的24架i-15战机都没有携带炸弹,牺牲了容弹量增加了副油箱从而增长了在空中作战时间和航程。

  就在机群已经达到日舰队上空时候,被突然袭击搞的有些混乱的日军已经纷纷回过神来,很快空中绽开的密集防空炮火让东北军机群颠簸的像海浪上的一只只小船,同时日军高射机枪也纷纷扫射起来。

  “各分队注意!全力掩护攻击机群攻击凤翔号!”刘萃刚一边操纵着飞机一边通过无线电命令道。

  正说话间空中猛一声爆炸,火光一闪中一架“伊尔-5”鱼雷攻击机被炮弹击中当场凌空爆炸,化为空中一团炫丽的火球,几十块燃烧的飞机残片纷纷扬扬落入大海。

  “全力掩护!战斗机吸引日军防空火力!”刘萃刚顿时汗流浃背大喊道。

  作为大英帝国海军的优秀学生,日军舰队也不是平庸之辈,“凤翔”号灵活地在海面上走着“之”字形路线,时而加速时而减速时而改变方向,一一躲过东北军飞机投下的3枚鱼雷,其中倒有一枚鱼雷误打误撞击中了“陆奥”号战列舰的舰尾,爆炸着火并撕开了一个不小的漏洞,一时间“陆奥”号上的管带官兵手忙脚乱起来。

  “大队长!我们投弹高度还是太高呀!敌舰很容易躲避我们的攻击呀!必须要继续降低高度攻击!”一名亲眼看着自己投掷下去的鱼雷掠过“凤翔”号一路驶向渤海湾的飞行员急道。

  “再飞低的话,别说防空炮了,就是鬼子的高射机枪也能打中你们了!”刘萃刚也心急如焚,此时已经有3架i-15战斗机被击中拖着浓烟滚入大海,里面的飞行员绝无生还希望。一想到这些朝夕相处的金贵飞行员就这样一个个没了,刘萃刚心如刀割,但是他现在只能继续盘旋在“凤翔”号上空用航空机枪扫射着为伊尔-5吸引日军炮火寻找攻击时机。

  紧紧跟随在刘萃刚身后的第3大队副大队长王光复(其胞妹即是以后刘少奇主席的妻子王光美)趁着刘萃刚一个超水平发挥的“雨燕掠空”冒险划个半圆飞过“凤翔”号上空引得日军防空炮火齐齐调转方向追着刘萃刚打得那一刻,迅速一压机头在十五秒内一口气俯冲至离海平面不到20米的低空,眼看都快撞上“凤翔”的飞行甲板的那一刻猛一拉操纵杆,整架飞机鱼跃龙门般一跃冲天而起,同时悬挂于机腹下的苏制“zl-33”中型反舰鱼雷噌地扎入碧波万顷的海中“哧溜”一声拉着雪白的浪花,十二秒后在日军水兵惊恐的嗥叫中结结实实狠狠地正中“凤翔”号的腹身——“轰!”鱼雷爆炸弹头内50公斤的烈性炸药轰然炸开,巨大的震波将整个航母都在微微晃动起来,烈火冲天中“凤翔”号被撕开一个大口子,顿时汹涌的海水奔腾而入,日军水兵们慌乱地惊叫着来回跑动拼命救火。

  “打的好!”刘萃刚大呼痛快,受到鼓舞的鱼雷攻击机飞行员们纷纷一拥而下,试图再给“凤翔”号致命一击,但是空中突然猛烈炸开一朵朵密集的黑色高射炮火——日军“峰风”、“泽风”、“冲风”、“岛风”四艘驱逐舰已经觉察到东北军攻击重点是“凤翔”号,立刻纷纷围拢而来向空中东北军机群猛烈开火,接连三架鱼雷攻击机纷纷被击中秋风落叶般摔下天际。

  “完了!”刘萃刚心头一凉,既为阵亡殉国的飞行员们而哀伤又因为任务失败而感到浑身冰冷。六架鱼雷攻击机已经损失四架,剩下的两架已经投掷完了鱼雷,现在靠飞机上的自卫机枪是对几千吨的军舰造成不了什么伤害的。此时的“凤翔”号已经遭受重创处于奄奄一息状态,但是第3航空大队已经没有压沉它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沈崇诲!快回来!”“沈崇诲!你在干什么!”对讲机中飞行员们急促的呼叫声让刘萃刚一惊,只见空中三架被击中的鱼雷攻击机已经有两架摔下大海,但是还有一架仍然拖着浓烟火苗顽强地在空中盘旋,晃晃悠悠转向“凤翔”号。

  这架仅仅是飞机尾部被打坏的鱼雷攻击机飞行员正是沈崇诲,此时他自己的腹部已经被日军高射机枪子弹打中,自知已经不行的他怀着决死之心驾驭战机艰难地扭转方向踉踉跄跄反过身缓缓冲向“凤翔”号。(注:历史上沈崇海烈士于1937年8月18日驾驶“诺思罗普-2e”轰炸机攻击黄浦江上日舰,在座机受伤的情况下撞向日舰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