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三节整军经武(1)(1 / 2)





  一九三六年十月底,随着日军在南朝鲜省最后一次大规模海空登陆战的失败,拥有八省二市地盘的东北和此时将近7000万人口的东北人迎来了战争后的短暂和平。

  卸下重担的张学良在边防部最高军事指挥室内当着众东北军高层将领的面,丝毫不顾自己形象地使劲伸了一个舒服的懒腰,对于学忠丢下一句“孝侯啊,剩下的烂摊子就麻烦你去收拾吧,我闪了先!”后便直接驱车回家了。这段日子以来,神经时时高度紧张,且一天到晚看着地图、听着电报滴答声、天天靠抽烟过活的日子早就让张学良受不了了,此时对自己那栋豪华帅府的迫切回去心情更是归心似箭。

  一回家,只见身体硬朗气色极好的五姨妈寿夫人正在抱着自己最小的儿子张闾飞和自己的三老婆赵媞一起逗弄着,“汉卿,回来啦!”寿夫人笑着道,又立刻吩咐身边丫鬟,“赶紧准备晚饭。”一看见张学良回来了,寿夫人怀中的张闾飞立刻伸出两个白白胖胖的小胳膊牙牙而语:“爸爸…爸爸…”

  张学良顿时童心大起,立刻上前抱过来使劲亲起来:“哎,我的乖儿子…”张闾飞就是张学良(楚飞)刚刚到这个时空后第一次和二夫人谷瑞玉在办公室里面欢爱的结果,毕竟是自己“真正的亲儿子”,张学良当然格外疼爱他,给他取名“飞”,一来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前世”,同时也蕴含自己祝福中国能在自己的一手操纵下民族腾飞的意思。不过此时小飞飞似乎很讨厌自己的老爹,小脸使劲扭到一边不让老爸亲。

  “哎呀!你也不看看自己!什么鬼样子!”赵媞嗔怒道上前夺过宝宝交给寿夫人,“多少天没有洗澡了?一身汗臭和烟味!也不怕熏到孩子!再看看你那胡子!多少天没有刮了?能扎死牛!赶紧躲开点!”

  心情极好的张学良哈哈笑起来,然后又问道:“对了,凤至和瑞玉呢?”

  赵媞翻了他一个白眼:“大姐在工农银行上班,二姐在学校学德语呢!我也是刚刚放学回家,你以为各个人都像你一样这么清闲啊!”赵媞现在东北联合大学专研欧洲宗教学,她本人也是虔诚的基督徒。

  “冤枉哦!我在边防部这半个月来也忙的很!被小鬼子搅的连个好觉都没有睡!”张学良叫起屈来了,然后又一脸郑重道,“绮霞,有件很重要的事和你商量一下。”看赵媞注目过来,张学良又哈哈大笑起来,“凤至和瑞玉都给我生下儿子了,现在是不是该轮到你啦?”说完张学良拦腰抱起赵媞,在大厅内寿夫人和众丫鬟惊诧的眼光中以及赵媞半真半假的嗔怒中直接把她抱进了卧室,顿时房间内春光无限。

  第二天快到中午时分的时候,尚且懒洋洋躺在被窝里面打盹不想起的张学被一阵敲门声惊醒,然后门后传来谭海那熟悉的声音:“少帅!张锡纯院长找您。”

  本来张学良被谭海这不知道第几次吵醒自己美觉的行为而大为光火,但是一听到是张锡纯要见,立刻谨慎起来。张锡纯是南朝鲜省治理疫情行动的总负责人,他现在跑回来应该是有关于南方鼠疫的重要事情要和自己报告了,事情重大,张学良也不计较谭海的唐突行为了,直接在被窝里喊道,“快请张院长进来吧。”

  东北卫生部部长张锡纯有点尴尬地走进张学良的私人卧室,虽然赵媞一大早就起床上学去了,但是房间里面的女人胭脂味和堂堂张少帅此时衣衫不整的样子一时间还真让张锡纯有点手足无措。

  “好啦,张院长,我一向这么不拘小节的,繁文缛节我从来不在乎。您老赶紧坐吧。”张学良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形象,热情地打招呼,“你是来报告疫情治理的事情吧。”

  张锡纯谈到正事,脸上立刻浮现出庄重,“是的,少帅。谢天谢地,老朽幸不辱命,现在总算可以向您复命了,南朝鲜省西南的疫情现在已经扑灭的差不多了。”

  “哦,那就好啊。有多少人不幸遇难了?”张学良心情还是比较沉重的,虽然疫情已经被控制和消灭了,但是毕竟人命关天,估计这次又是生灵涂炭了。

  “惨哪!”张锡纯摇摇头,一脸伤痛,“疫情一共蔓延了南朝鲜省9个市县,共55280多人感染上了鼠疫、霍乱、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幸好及时发现,加上少帅您颁布的各项强制有力的措施以及众医疗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而没有进一步扩大开来。共死亡13674人;医疗人员中也有数百人感染,122人殉职;其他感染者基本都已经治愈或已经处于监护治疗中。现在当地驻军部队和民兵正在对疫区进行消毒和最后的清理工作。”

  张学良默然点点头,“苛政猛于虎”这句孔子说的话突然出现在他的脑子里,而现在的眼前情况是“鼠疫猛于日军”。

  “少帅,老朽还有一件事情想和你报告一下。”张锡纯略迟疑了一下,从内兜内掏出一张报告单,“在这一个多月扑灭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内地医药厂有个别单位制造假药事件,提供给我们的无效药物造成了很多患者得不到有效药物的救治而无辜丧命,这件事还请少帅明察。”

  张学良一听,顿时一股极大的怒气冲上心头,“哪家医药厂?”

  张锡纯犹豫了一下:“是……‘白山’制药厂。”

  张学良一惊,白山制药厂可是东北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建立的直属卫生部的大型医药生产工厂,绝对是政府经营国有企业。怎么也出现了这种事情?这简直是对东北政府威信的严重损害行为。张学良顿时怒不可遏:“检察院的人全是饭桶么!为什么我没有接到任何报告?”

  “回少帅,我曾经委托周局长他们进行调查,但是…遇到很大的阻力,只好不了了之,这个,一些话我就没有必要多说了……”张锡纯说话吞吞吐吐,比较严谨。

  “嗯,我心里清楚。”张学良凝重地点点头,“张院长,你说我已经记下了,你放心!东北政府内部绝对不允许这样的蛀虫或者蛀虫组织存在的!我一定会给你一个答复的。”

  白山制药厂出现制造假药事件,而且连医药质检局都没有办法深查下去,看来东北高层内部已经出现了一个能量不小的腐败集团了。张学良吃晚饭的时候仍然在出神地思考着这个问题,没有发现三个夫人都奇怪地看着自己。

  “汉卿,德国政府已经数次致函来电,希特勒元首三番四次邀请你前往德国访问。前一段时间你一直忙着指挥南朝鲜的治疫和军事行动,这件事只好一直拖延着。我看希特勒元首对你的邀请热情丝毫不减,你也该去一趟了吧。”二夫人谷瑞玉突然婉声提醒道,她现在身份还是张学良的私人秘书。

  “嗯,是啊。德国是我们东北在国际上最大和最密切的合作伙伴,经济和军事上都是的。我确实也不能老是拒绝人家的邀请啊,不能寒了人家老希的心,是该去一下了。”张学良一边嚼着饭一边含糊不清道,“对了,你的德语学的怎么样了?难道要陪我去德国才是你这么热心学德语的原因吗?我看你是想趁机去德国旅游吧?”

  谷瑞玉一脸骄傲道:“那当然了,从你制定东北发展计划和德国联盟后,我一直在刻苦学习德语和德国文化呢。德语比较严谨,拼写容易,但是发音变化规律掌握十分困难,不过这都难不倒我的,我现在已经能比较顺畅地和我的德文老师交谈了。再说德国确实也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嘛,拥有不逊于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我想去开阔开阔眼界增大增大知识面,有什么不对呢?”

  “嗯,很对很对。”张学良继续扒饭。大夫人于凤至道,“汉卿啊,你一直注重东北的军队建设和社会发展,东北的经济也是重点,你可不能忽视。南京政府的军队虽然进不了我们东北,但是南京市可是控制着东北的法币金融体系的,我们也要做好和国民政府打经济战的准备。”于凤至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粮食商贾之家,继承了家族做生意的精明头脑,对经济管理比较在行。知道张学良对经济是文盲状态,所以和他谈起这些事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话。

  “经济战?”张学良一脸茫然,然后说了招来于凤至在心里万分鄙视的彻头彻尾的外行话,“我们现在缺钱吗?”

  “……,汉卿,这不是缺钱不缺钱的问题。一个国家,或者说一方势力有没有钱,不是看手里的钞票是多少,而是看黄金储量。黄金的价值永远不变,而纸币只是纸而已。现在全国的法定货币是法币,法币只能是南京政府印刷出来的,我们从南方赚再多的法币,哪天南京政府滥发纸币,我们手中的法币也会随之贬值,到时候东北就会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南京政府再用新的法定货币取代法币,那我们就破产了,手中的法币全是废纸。”于凤至娓娓开道张学良道,“我们要把我们手中的法币从南方换成金条和白银储存起来,东北内部数额较大商贸尽量使用银元和我们银行的支票进行交易活动。这样南京政府在金融上对我们的控制能力才能达到最低。”

  “哦。”张学良如梦初醒,一面感慨自己有这么懂经济的老婆一面吩咐道,“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处理吧,我给你全部的支持。”要是南京政府用这一招搞垮东北的经济让他张学良破产,他还哪来的钱去发展军备和建设东北啊。

  “哎,我的张大少帅,明天是东北联合大学第五届学士毕业典礼,我的同学和师长们都让我邀请你参加呢!你明天一定要来呀!”轮到三夫人赵媞发话了。

  “这个吗…”张学良有点头疼道,“本少帅我很忙的……”

  “哎,你这么这个样子?”赵媞杏眼圆睁,玉牙怒咬,“我已经在同学和张校长面前夸下口了,你要是不来,那我还有什么面子?”

  “好、好、好,为了你的金面,我去还不行吗!”张学良立刻软下来缴械投降。

  东北军的建设和对内对外的战争一直是张学良最挂念最操心的事情,现在难得清闲了,居然发现还有这么多事情等着自己去操心。看来做个领导真不容易,张学良心里纳闷:怎么21世纪中国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领导能够在繁忙的公务后还有那么多时间去洗桑拿、开一个又一个的重要会议并参加一个又一个饭局,最后还有精力包小蜜呢?

  “哎呀!少帅百忙之中还能抽空参加毕业典礼,我们整个学院都蓬荜生辉啊!”气球腾空、旌旗招展、鲜花满目,布饰的喜气洋洋的东北联合大学门口,校长张伯苓率着东北联大的教育头头们笑容满面上来迎接道,甚至还亲自给张学良打开车门。此时张伯苓对当年自己被张学良不择手段“弄”到东北时初对他的满腔反感之情已经烟消云散了,张学良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自己的大力支持,别的不说,相比吝啬的南京国民政府在教育投资上的抠门,光是张学良每年大笔一挥拨给东北联大的三十万法币建设资金就让张伯苓在心里对张学良充满好感了。

  刚下车,把宽敞的校门堵得水泄不通等候多时的各方记者们的镁光灯闪的张学良差点睁不开眼。“哎呀,张校长客气了!科学和教育是民族前进的动力!教育是头等大事,学良怎敢懈怠呢!”张学良一片诚挚笑容道。

  “少帅此言极是!”前来参加典礼的东北教育部副部长陶行知击掌赞许道,“东北教育事业能够得到少帅如此重视,真乃东北之幸!中国之幸!中华民族之幸!”

  张学良在众东北联大校长领导和教育部官员簇拥下走在校园内参天大树侧立的林荫大道上,一边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座东北第一的高等学府。绿化极好的校园内,具有民族特色而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教学大楼和科研大厦鳞次栉比,十分雄伟壮观。此时东北联合大学面积已经达到2000多亩,建筑面积五十多万平米;在校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35000多人,国内外在此任教的著名讲师、教授、学者、文艺大师、科学家共一千零五十五人。东北联合大学无论规模还是学术上的影响都是全国第一,国际前列。这项建设成果也是张学良颇自豪和得意的一件事情。虽然历史上中国著名的南开大学被自己给“弄没了”,但是自己又给中华民族贡献了一所世界一流的东北联合大学,算是功大于过了吧。

  毕业典礼会场上,身穿崭新而新潮的学士服的东北学子们看见张学良缓步过来,立刻掌声如雷、欢腾雀跃;尤其女学生,纷纷投来崇拜迷恋的眼神。毕竟张学良是东北的最高领袖,又是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在东北民间的影响力无人替代。此时笼罩在张学良身上的光环太多了,多的让人刺眼。更何况张学良长的又帅,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蒋介石、戴笠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兴奋的学子们纷纷簇拥上前把张学良紧紧包围住,甚至还拿出书本索求签名,让张学良一阵手忙脚乱,幸好这些热情的学生被校警给拦住了,才给张学良解了围。

  “……在今天这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里,我们东北联合大学又有1877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即将从母校毕业。他们就要离开学校踏上专研更加高深学问或踏足社会为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的光荣道路上。在这里,让我们祝贺他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主席台上,张伯苓满面笑容率先鼓掌。

  顿时台下掌声如潮,张学良也在鼓掌。但是张伯苓下一句话让他顿时如坐针毡——“我们东北联合大学的兴盛和我们东北教育事业的兴盛离不开我们的领袖张少帅的大力支持,下面,我们请张少帅给我们发表励志演讲!”

  张学良顿时一头热汗,此时学子们的掌声如滚雷般一阵高过一阵,众学校领导和教育部官员以及现场的社会贤达纷纷一起把目光注视向他,镁光灯也很配合雷鸣掌声地如闪电般闪个不停。张学良顿时觉得那张伯苓的笑容怎么越看越奸诈呢,难道那老头还记仇,此时存心让自己难堪?张学良深知自己可没有马丁路德金那种即兴演讲也能讲出举世闻名的《我有个梦想》的那种本事。但是这个时候自己明显不能打退堂鼓了,虽然根本没有准备,但是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台,“咳咳…这个,这个嘛…其实张校长把我要说的话基本都说没了。看到在座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我很激动,因为你们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是以后我们国家社会的脊梁。看到你们这些宝贵人才一批批地成长起来,我心中的感慨是很难用语言说出来的,看到你们,我仿佛就看到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未来。我现在想听听你们的理想,这位同学….”张学良指手随便点了一个女同学(很漂亮的那种),“你是哪个学院的?你的理想是什么?”

  “回张少帅…我、我是医学系毕业的,”那个女学生明显激动异常,说话都不利索了。毕竟和张少帅直接对话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的,但是谈到自己的理想的时候,她立刻变得镇静了,话也十分流利,“我想马上报名参军,用我所学的知识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兵,我要在战场上救治那些为了保卫祖国而受伤流血的东北军战士!”

  下面掌声再起,但是张学良却微微皱了眉头,“在座的还有医学院的吗?请举手。”下面立刻竖起一片手臂的树林。

  张学良又道:“那和这位同学一样立志参军的,请保持举手。”下面三分之二的手臂仍然举着。

  张学良却摇摇头:“我,不支持你们参军。”

  学子们都错愕了。作为新一代青年的学生,他们很容易为国家为民族而热血沸腾,受到东北军对内对外百战百胜的光辉战绩和开疆拓土的豪气壮举的强烈影响,此时东北的青年和学生们无不把从军建功立业作为一条报效祖国和民族以及证明自身价值的最直接道路。

  “同学们。”张学良动情道,“战场比你们想象的要惨烈的多,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种浪漫气氛,死亡随时会降临到你们身上。你们都是我们民族的精英,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所以你们是不能牺牲在战场上的。”

  “我们不怕死!”下面不知道哪个学生喊了一句,顿时全场沸腾,学生们纷纷附和。

  “我们不是说你们怕死,人固有一死,但要死的最有价值。你们应该在有限的人生里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你们这些医学院的学子,完全可以在学院里面专心研究医学事业,攻克医学上的一道道难题,为医学发展做出贡献。比方说,你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或者发明了一种新型治疗顽疾的药物,这样你们就能间接地挽救很多人的生命。这要比你在战场上救有限的人而能为国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国家和人民培养你们是有很不容易的,你们不能夭折在继续成长的道路上,要为了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好好地珍惜你们的青春年华呀。”

  会场陷入沉默,张伯苓第一个鼓掌:“少帅说的太好了!是的,我们是满腔热血,但是我们也要在复兴我们中华民族的过程中发挥出我们个人最大的作用,这才对得起培养我们的祖国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