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伤科交流(1 / 2)





  大佬做完报告之后, 满头细汗的下来了。

  明明是秋天,怎么就这么热呢。

  可能是大家的眼光太过灼热了吧。

  享受了一把明星待遇的大佬松了口气坐到了椅子上。

  旁边的人忍不住道:“你今天的讲的东西,我怎么觉得比之前讲的好呢,明明内容都差不多。”

  上个星期两人才参加了另一个交流会, 作为主讲者之一的大佬,讲的也是差不多的内容,所以旁边的这位医生才有这样的感慨。

  大佬尴尬一笑,因为上回没有人用这么灼热的眼光盯着他啊。

  把他的汗都盯出来了, 可以想见是多么牛逼的人才了。

  这么想着,他又忍不住回过了头去, 不过那位年轻人已经埋下了头, 只能看到一个黑漆漆的头顶。

  头发真好。

  大佬思维诡异的走偏了一点。

  很快就轮到了下一位大佬。

  不过这位大佬早就感受到了会场肃穆而浓烈的气氛,所以他走路的姿势都不由正经了许多。

  这背,这腰, 这腿,走出来都和机器人的样子差不多了。

  苏茂言在心里感叹, 大佬就是大佬, 连走路都这么拉风。

  又是一场精彩的报告开始了。

  这次讲的是颈椎方面的毛病,也是第二天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以苏茂言更是拿出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就连大佬的口误都没有错过。

  额头没有冒汗但是手心开始冒汗的大佬:……

  凉飕飕的秋天里,到底是谁让他感觉到了盛夏的气息呢?

  于是一上午过去了, 作报告的几位医生们都难得的沉默了。

  之前他们还对突然冒出来的年轻人有微词, 现在微词已经没有了, 虽然被看得到处冒汗,宛如火烤,但是难得有这么这么捧场的年轻人。

  他们都怀疑这会儿去问这位年轻人刚刚他们说错了几个字,苏茂言估计都能一个一个给他们指出来。

  所以这位同志的老师们当年是怎么过来的?恐怕给他上课的时候,连备课都会更加认真一些吧?

  总觉得这位不像是来听课的,倒像是来指导他们讲课的,真是非常恐怖了。

  但是作为恐怖源头的苏茂言一点也没有这么觉得,他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下了很多问题,打算第二天的交流会上的时候好好问一问作报告的大佬们。

  比如第一位大佬提到的骨伤科的复健,第二位大佬提到的颈椎保养方法,第三位大佬提到的……

  额,所以明天的交流会,谁问谁还不一定呢。

  刘茂睁大了眼睛,不由咽了口唾沫,他刚刚亲眼目睹了苏茂言那本几个小时之前还崭新的笔记本,现在却已经全部都是黑色字迹的全部过程。

  还不小心瞥见了里面提到的无数个问题。

  莫名的感受到了被学霸支配的恐惧呢。

  苏茂言好奇的回过头:“师兄?”

  为什么这么看着他,他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刘茂摇头:“没什么,一起去吃饭吧。”

  他平常也是学霸,但是学霸和学霸之间,总是能拼出一个胜负的,很显然,看看自己不过记了几页的笔记本,在对比苏茂言手里那个不久后就需要下岗的笔记本。

  输了呢,刘茂同志。

  不仅刘茂同志输了,其他大佬也觉得他们输了。

  因为在场不少人此刻都盯着苏茂言,但是苏茂言像是完全没有感觉一样,该收拾东西收拾东西,该和人去吃饭还是和人去吃饭,全程目光都没有挪开一下。

  对比他们,不就是被盯了二三十分钟吗?怎么就还冒汗了呢?

  输了输了。

  真的输了啊!

  从小就在别人目光中生活的苏茂言:咦?为什么今天看到我的人都忍不住上来拍我肩膀呢?

  难不成这是大佬们独有的打招呼模式?

  感觉非常亲切呢。

  到了下午的时候,还要继续作报告的医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不就是被人目光灼热的盯着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难道还会怕被人盯着。

  但是上去之后,四面八方的目光就黏在了第一位医生的身上。

  已经不仅是苏茂言的目光了,其他的所有人,以今天上午作报告的那群人为首,都快把眼珠子瞪出来了。

  哦豁,这个是报复吧,是报复吧,是报复吧?

  大佬故作镇定的打开了自己的ppt,看吧看吧,不管怎么看他也是不会掉一斤肉的。

  但是接下来的报告,他也不由做得更认真了。

  没办法,这么多人使劲儿的盯着,能不认真吗?

  结束了一天的报告会之后,苏茂言忍不住看着自己的笔记本感叹。

  大佬果然是大佬,不管是做的报告,还是在报告中提到的新的想法新的问题,都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尤其是这些大佬们经验丰富,治疗的病人也格外多,所以在报告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是他没有遇到过的,也是没有解决经验的。

  但是听了一天之后,苏茂言相信,以后如果自己也遇到了这些问题,肯定不会一头雾水了。

  他听得认真,讲的人也人认真,这一天下来,刘信非常满意,他也没想到这次的交流会会这么成功。

  他对刘茂讲:“北华省的水平果然不错。”

  比首都圈子也差不了多少了。

  刘茂:呵呵。

  第二天的交流会很快就来了,其实对于大佬们说,报告他们是听习惯的了,很多在苏茂言听来觉得非常新奇的内容,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所以他们也更重视第二天的交流会。

  毕竟交流会上可以畅所欲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也可以拿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再加上还有一些比较典型或者特殊的病人在,关于治疗方案的讨论也更加有针对性一些。

  苏茂言也整理出了不少的问题,昨天他回去之后想了一晚上,把一些想明白的问题叉掉了,但是还有一些想不明白的,他打算在交流会上面好好问一问大佬们。

  交流会的座位安排和昨天就完全不一样了,并不是规规矩矩的排成了三排,而是直接围成了一个圈,彼此都能看见对方,交流起来也更容易。

  苏茂言坐到位置上,他旁边还是刘茂。

  “早啊。”他道。

  刘茂眼神复杂的看着苏茂言,之前他还挺担心苏茂言在交流会上面丢丑的,但是从昨天瞥到的苏茂言笔记本来说,呵呵。

  这家伙就是过来学习的,丢脸不丢脸的什么都和他没有关系。

  既然是学习的话,自然要不耻下问,谁还能说一句不对呢?

  就连看不惯苏茂言的大佬们也不能批评这么一个有问题就问的年轻人。

  求知若渴,这是好事情啊!

  于是在别人看来非常被动的状态,在苏茂言这里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不懂的,他就问,他懂的,他就和其他人一起讨论。

  有问题吗?

  没问题。

  所以有的时候人们就是喜欢把一些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就连苏茂言之前也觉得,这次的交流会会不会像是他朋友们担心的一样,会有什么风霜刀剑齐相逼之类的。

  但是真的参加了交流会,他就发现他也想错了。

  这是学术交流会,目的就是学习,作为一名医生,遇到这种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就不该有其他的念头。

  就算今天他丢脸了,但是他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

  怪不得雷老爷子用激将法也要把他送到这个交流上来。

  对于年轻的医生来说,这样的机会真的是非常难得。

  所以想明白之后,苏茂言根本不敢怠慢,几乎是全神贯注把自己投入到了这次的交流会里面去,至于其他的想法?早就没有了。

  所以等交流会的第一个讨论题目开始,大佬们说完话之后,他就举起了手。

  关于骨伤复健,和治疗损伤后遗症有脱不开的关系,他虽然学习了这方面的碎片知识,但是昨天报告里面提到的一些非常少见的小问题,在解决的办法上,他有一些疑惑。

  交流会本来就是个畅所欲言的地方,想提问就提问,想发表看法就发表看法,最怕的不是话唠,而是没人说话,所以主持人一看见有人举手了,微微一笑道:“那就请苏大夫先来吧,大家欢迎!”

  苏茂言当然说自己只不过是抛砖引玉,谦虚完了之后,他先是对骨伤复建这个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包括怎么辩证,怎么治疗,在治疗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本来有人还觉得他或许要丢个丑,没想到听着听着,所有人都认真了起来,包括刘信本人。

  苏茂言说的东西,比较基础,学医的或许都知道,也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但是苏茂言有个很奇怪的地方,越是基础的东西,他说的越深。

  就比如一加一等于二这件事情吧,学数学的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第一个提出的人是怎么证明出来的?

  谈到这个地步,就是基础的问题深入化了。

  苏茂言就是这种风格,虽然有药王系统的辅助,但是他本人最在意的还是最基础的东西。

  许多教材里面提过的知识点,如果不注意的话,或许就是一记而过,但是他不会,他会思考为什么,不仅会思考为什么,还会和其他知识点发生联想。

  所以他的论点一甩出来,大家就不由认真起来了。

  直到后面苏茂言开始提出自己的问题时,不少人还是意犹未尽的琢磨着他刚刚说的那番话。

  不错啊,这位年轻人是有两把刷子的。

  同一时刻,不少人心里都涌起了同样的念头。

  而那位昨天做了这方面报告的大佬也开口了:“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刚好我最近也在思考,我想不仅你想问,其他人也一样想问。”

  大佬明显也是想过这个问题的,只不过不太成熟,所以在报告里面没有提出来,但是在交流会上就无所谓了。

  大佬一边说苏茂言一边思考,有的东西他很赞同,不过有的却值得商榷,不管怎么说,这么一番讨论下来,他觉得自己的思路至少是打开了的。

  所以大佬一说完,他就继续提出了问题。

  “关于您刚刚说的,我还有一个问题。”

  其他人也是想问的,不过速度没有苏茂言快,又被他抢到了发言机会。

  刘茂在一旁看着,心里已经麻木了。

  这就是学霸的速度。

  他懂的。

  不过从前他是学霸,在这里他不是而已。

  苏茂言问的问题并不刁钻,不过却让大佬皱起了眉头,因为苏茂言问的问题也是他思考的核心。

  说实在话,在这方面他也有些把不准。

  这就是人体的神奇了。

  不管医学怎么进步,都是远远赶不上神秘的人体。

  所以医生们总是会遇到新的问题。

  大佬斟酌了一下用词后慢慢的道:“关于你问的这个问题,我在治疗过程中发现……”

  之前还有一些人对于提问环节不太感兴趣,这会儿也不由坐直了身子。

  因为这次的提问,还真的是问到核心上面去了。

  刘信见状不由暗地里点了点头,如果今天没有苏茂言在这里,或许大家就会忽略掉这个问题,直接从其他的方面来探讨。

  并不是大家不知道这里有问题,而是在座的人都不愿意让自己为难,也不愿意让回答的人为难。

  本来就是还没解决的问题,有什么问的必要呢?

  这种想法恰恰就是不对的,理越辨越明,不去讨论不去问,那么问题始终会是问题,或许永远都得不到解决的机会。

  苏茂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了解讨论会的潜规则,他问这些问题,并不是为了为难人,而是真的想要去和走在他前面的医生们探讨解决的办法。

  就算今天探讨不出来解决的办法,但是大家都聊一聊自己的思考,思维碰撞,也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来。

  当然,他也不是光提问,他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才是为什么大佬们并没有不高兴的原因。

  你光问为什么,自己都不思考,就想着拿来主义,那怎么行呢?

  但是苏茂言不啊,你看他问的问题很难,但是他每次问的时候,都会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这样交流起来,那就非常愉快了。

  回答问题的那位大佬甚至越说越快,思路也越来越清晰,脸上也开始带笑了。

  这就是思维碰撞的魅力了。

  就在其他人还在担心着苏茂言的时候,苏茂言早就用另一种办法彻底的融入了交流会之中。

  等时间到了之后,苏茂言和大佬都有些意犹未尽。

  “我们下来再讨论,下来再讨论,不耽搁今天开会的时间。”

  毕竟第一个话题后面还有给具体的病人进行治疗的环节。

  苏茂言也觉得受益匪浅,点头道:“多谢老师了。”

  大佬挥挥手道:“我看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你身上,我也学到不少啊。”

  一老一小对视一笑,颇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

  就在他们感情升温(?)的同时,患者来了。

  两位都是属于损伤后遗症的患者,一男一女,年龄看起来都差不多大,前者是肩关节僵直,后者是尺神经损伤。

  肩关节僵直,从名字上就能够理解这个病症的意思,就是肩部没法自如的活动,得了这个病之后,因为肩膀活动受限,对生活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而尺神经损伤,属于周围神经损伤类的疾病,而神经损伤,算是受伤过后非常常见的后遗症。尺神经位于手臂的内侧,从臂膀开始,一直到腕部,如果受损的话,很可能会造成大小鱼际萎缩,手指无法自如的活动。

  所以今天来的这两位病人,一个是肩膀的问题,一个是手的问题,总的来说,都属于上肢出现了损伤后遗症。

  苏茂言他们手上也有这两位病人病情的介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探讨治疗方案。

  对于给予病人治疗方案这件事情,苏茂言已经驾轻就熟了,他看了病历介绍之后,脑子就已经跟着转了起来。

  这位肩关节僵直的病人,是因为受伤导致的,而且情况有点严重,在中医来看,对于肩关节僵直这种毛病,多采取的都是中药熏洗和推拿的办法相结合。

  不过苏茂言觉得,这位病人可能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更有效果一些。

  当然,这里的中西医结合,就是指结合一些西医的办法,比如肌肉牵拉技术、关节松动术等等,具体要怎么结合,还需要看看病人的具体情况。

  至于尺神经受损的病人,肯定是采取功能重建的办法对她进行治疗,但是怎么重建就是个问题了。

  苏茂言虽然获得过这方面的碎片,但这还是他第一次直面病人,所以还是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

  众人都在看着病历,看完病历之后,也有医生上前去询问具体情况。

  比如当时是怎么受伤的,受伤过后经过了哪些治疗,每次治疗之后的感觉怎么样。

  在问了之后,医生还会进行详细的触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