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章八字没一撇





  朝堂上的消息总是流传的最快的,更别说这些与贬官、撤职相关的消息了。

  定远将军负责救援的京都北面出现了疑似瘟疫的病人,引得陛下大怒,将他暂且撤职,北面的救援任务也交给了负责西面的怀化将军负责。

  镇国公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九年前曾在战场上伤到了腿,之后就退居京都镇国公府养老,镇国公世子成了常年驻守在边关并接手镇国公势力的继任者。

  夜已深,养身体的镇国公却并没有睡,他坐在正院的堂屋中,端起茶轻轻的抿了一口,看向坐在下首的镇国公世子夫人,“子怀的妻族,该定下了”

  长孙今年二十有一,早就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了,但是一来如今朝中局势不稳定,二来长孙自十四岁之后,就与长子常年镇守在边关,偶尔回来,时间又不长,所以没有那种紧迫感。

  不过,长幼有序,长孙下面的孙子也已一一长成,这一年来,家里都在为给长孙议亲的事情忙活。

  皇帝年岁渐长,皇子们都已经羽翼丰满。

  京都中的高门贵女,镇国公府是不敢娶回家的,就只能往下面考虑,好不容易世子夫人谢氏看中了定远将军家的长女,消息刚透露出去,陛下就借了这个由头贬斥定远将军,闻听圣意的镇国公府只能放弃。

  谢氏心里是有些可惜的,这位张姑娘容貌、品行没有一处不好的,人也飒爽利落,很得她的眼缘。

  但是,这一切的喜欢,放在整个镇国公府和儿子未来的前途上,那是不值一提的。

  她在心里巴拉了一下文官家的姑娘,林诗茵端庄的仪态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她犹豫了片刻,道:“林家的大姑娘,林二老爷所出的林姑娘,看着也不错。”

  镇国公皱着眉思索了片刻,点头道:“之后我会派人去查查这位姑娘,且做一个人选吧。”

  “是。”谢氏恭敬地应了一声,又道:“大理寺卿的侄女,前些日子到京都来的那位宋姑娘,看着也不错……”

  …

  大楚王朝的秋闱放榜时间一般在九月下旬。

  今年不幸遇上了罕见的大雨,京都一带全心全力的忙着雨后赈灾,直到十月初,秋闱的榜单才下来。

  放榜这一日,林诗瑜身子已经养好了,家里所有人都来到慈安院的花厅里坐着等待结果。

  早早的,林府就派出了健壮的小厮去看榜,那小厮挤进人堆里,凭借高海拔成功看到了自家少爷的名字,顿时兴高采烈地跑回来,一路边跑边道:“大少爷考中了乡试第三名,大少爷考中了乡试第三名。”

  林府规矩森严,往日里下人这样大喊大叫的快跑那是要被罚的,但是今日家中一众主子们却都笑的合不拢嘴,老太君喜得眉眼都笑开了,连连道:“老二媳妇,今日府中每人都发一月月银的喜钱,都沾沾这喜气。”

  张氏笑着应道:“是,母亲。”

  ……

  林府老宅这边兴高采烈,就连下人们都笑盈盈的,林三老爷的宅院里却气氛沉闷。

  林三老爷今日出去参加同窗的诗会了,老太太年纪大了嗜睡,这会还没醒呢,林三夫人坐在正堂中脸色微沉,半响,将手里的茶盏摔倒在地,“怎么就没考中呢?”

  她早早的知道今日会放榜,一大早就派了识字的仆人去看榜,但是半天后那仆人垂头丧气的回来说没看到表少爷的名字。

  孟氏当即心里一咯噔。

  直到这会都午时了,娘家也没来报喜,她就知道了,那仆人并没有看漏什么。

  她气的又摔了一个茶盏,一边吩咐嬷嬷去备礼庆祝林家老宅的大少爷考上了举人,一边对着身边的丫鬟嬷嬷抱怨,“真真是不争气,我路都给他铺好了,若是考中了举人,我也好舔着脸请老姨娘去林府提亲。”

  “三年一次乡试,大姑娘如今都十四岁了,定是等不到那时候的!”

  ……

  十月初七,乡试放榜之后的第三日,边境八百里加急传来战报,镇国公世子与其长子,在日前大退吐蕃,夺下了一座城池。

  与战报同时送来的,还有吐蕃的求和文书。

  皇帝龙颜大悦,在早朝上许诺了诸多封赏,一下朝,众多大臣们围在了镇国公身边,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虎父无犬子,镇国公世子和他的长子都是能耐人。

  隔日,镇国公世子夫人携礼上门拜访安远伯夫人。

  ……

  另一边,吏部考功郎中的夫人也递了帖子前来拜访。

  这次过来,她还带了一个精美的苏绣作为见面礼。

  张氏看着绸缎上活灵活现的雪白波斯猫,不解的问:“李夫人怎么送来了如此贵重的礼物。”

  苏绣向来贵重,因手艺好的绣娘难找,这种精致的双面绣在外面价格炒的很高,张氏心里喜欢,却也不好就那么收下。

  不想,李夫人比她还要不好意思,她呐呐的说:“先前不是说我那侄子十月初就到京都了吗?”

  张氏点了点头。

  她低着头轻轻叹口气,“他是前日到的,也是接到了人才得知,他个不成器的,竟然在路上收了一个商贾家的姑娘做良妾。”

  “他这般不争气,怎好让他再耽误了好人家的姑娘,且让我那哥哥自己想法子去吧。”

  张氏听的简直目瞪口呆,这高门子弟家中有上几个通房丫头那是再正常不过的,有些人家,会在正式娶亲之前将这些通房打发出去,有些就把这些个通房留在家中,左右就是个玩意,教导公子哥知人事的,谁家都不会当回事。

  但是,有了纳妾文书的良妾和贵妾就不同了,这可不是丫鬟那样的贱籍,没犯大错是不能打骂和发卖的,任谁家都不会给自家的姑娘选择有良妾和贵妾的相公。

  张氏轻轻叹气,将苏绣推了回去,“八字没一撇的事,当不得如此。”

  说完,怕她推拒,又道:“我家的大厨手艺不错,李夫人就留下一起用个午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