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章(1 / 2)





  长庚伏在地板上,脸朝下看不清神情,仿佛睡死过去一般一动不动。他的衣服穿得很完整,衣袖拉到手腕处,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行为。钱宁慧开始庆幸子启明所说长庚吸毒的事都是污蔑。

  然而,当她的视线从长庚身上移开,幽幽的冷意就如同毒蛇一般从钱宁慧的后背爬上来——长庚身后的地板上,赫然丢弃着一副简易注射器和一个空的小玻璃瓶!

  生怕自己看错了眼,钱宁慧使劲往前凑了凑,恨不得将眼珠子挤进门缝里去。可任她瞪得两眼发直,躺在地上的注射器和小空瓶都不曾改变,证明它们并不是钱宁慧的幻觉。

  如果真的是吸毒的话,陷入昏迷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想起以前听来的一鳞半爪的知识,钱宁慧只觉得汗水噌噌地冒了出来。110、112、119几个电话号码也争先恐后地浮出脑海,让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外套口袋,捏住了装在里面的手机。

  钱宁慧犹豫了几秒钟,终于决定先打物业电话,找保安帮忙把门打开再说。就在她搜索通信录的时候,伏在地板上的长庚忽然动了动,翻了个身,口中喃喃地似乎还说了些什么。

  钱宁慧没有听清长庚的低语,却看清了他的脸。在卫生间昏暗的光线中,他的表情并没有什么痛苦,甚至可以说是平静,平静得就像是睡着了一般。钱宁慧可以肯定,他的身体并无不适,大概药劲过了就会自动醒过来。

  钱宁慧确认了这一点,不由得后退几步,离开了卫生间门,无力地瘫坐在客厅沙发上,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

  看起来,子启明说的话,十有八九是真的。如果长庚注射的只是普通药品,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躲在卫生间里,又为什么从来不曾对自己提起过?

  正犹豫要不要等长庚醒来后直截了当地询问,钱宁慧的眼睛蓦地瞥向了墙根。那里一直放着长庚的行李箱,平时都用密码锁锁好了竖在一旁,现在这个黑色的行李箱放倒在地上,虚掩的箱盖显示着长庚来去匆匆,并没有及时将它锁好。

  钱宁慧咬了咬牙,起身走到行李箱前蹲下,颤抖着手打开了箱盖。

  一旦有了开始,后面的事情便顺理成章。她仔细地翻检起长庚箱内的物品,在一叠换洗衣服下面,果然有一个黑色的皮匣子。

  匣子里,是一排装满蓝色药水的玻璃小瓶,一共九支,看得出有一支已经被取走了。

  取出一支小玻璃瓶,钱宁慧拿在手中仔细查看。小瓶子设计得很朴素,瓶身上没有任何文字说明,让对药剂一窍不通的钱宁慧拿不到任何佐证。

  或许,只是普通药物。这跟电视上看到的毒品长得一点也不一样……

  就在她内心深处又开始为长庚辩解时,钱宁慧发现小玻璃瓶底部印着两个小小的黑色字母:m.a。

  m.a。钱宁慧暗暗默念着这两个字母,只觉它们就是宣判长庚命运也是自己命运的判词。她小心地将密封的玻璃瓶放回皮匣子里,又将皮匣子原封不动地放回行李箱,这才拎起随身的挎包,轻手轻脚地走出公寓,关上了房门。

  她不能让长庚觉察自己回来过。

  走出公寓大楼,钱宁慧迅速拐进街角,走进一家网吧。平时她从来不会进入这个充满二手烟味的场所,但是要查找资料并躲开长庚,这里是最合适的地方。

  打开搜索引擎,钱宁慧输入ma这个缩写,发现这个缩写含义太广,从地质年代到数学符号,从学位名称到金融并购,林林总总有几十个含义,根本无法提供小玻璃瓶和瓶中药水的一点线索。她不死心,又轮流输入各种关键词,如“药剂 ma”“毒品 ma”等,几乎翻遍了所有的百科网页和问答网页,终于在喉干口燥、头晕眼花之际,从浩瀚无边的网络海洋中,打捞到了她苦苦追寻的一点信息。

  甲基安非他明,英文缩写的其中一种就是ma。而甲基安非他明则有一个更通俗也更可怕的名字:冰毒。

  仿佛在漆黑的深海中抓住了一根海草,钱宁慧立刻顺着这条线索搜寻下去。周围嘈杂的人声、窒闷的空气仿佛都不存在了,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一个个与甲基安非他明相关的页面也次第打开。

  “甲基安非他明是液体,很不稳定。非法市场查到的甲基安非他明多是其硫酸盐或磷酸盐,多以片状、胶囊、糖浆和针剂形式出售。其颜色可以是白色、粉色、黄色或者其他颜色,这取决于某些杂质的掺入和存在……”

  “摄入甲基安非他明能使人思维活跃,敏感性提高,注意力集中,产生幻觉,然而症状过后却会显得抑郁,衰弱,身体功能失调……”

  “长期服用,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慢性中毒可造成体重减轻和精神异常(即苯丙胺精神病,或称妄想障碍,出现幻觉、妄想状态,酷似偏执性精神分裂症)。同时,也会发生其他滥用感染合并症,包括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性病、艾滋病等……”

  网页上的医学术语钱宁慧并不能完全明白,却觉得它们就像一块块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在她身上,引起一阵阵的寒意和疼痛。既然长庚吸毒的事情已经得到了证实,那么长庚和伊玛的暧昧关系也应该是事实了。钱宁慧呆呆地盯着电脑屏幕,筋疲力尽地往后一倒,瘫靠在网吧的椅背上。她这才惊觉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三个小时,外面的天已经全黑,到晚饭的时间了。

  钱宁慧确认了长庚是一个吸毒者,还欺骗了自己的感情,却不知道自己可以向谁倾诉这些可怕的事情。她在北京有朋友,在贵阳有父母,但是她都不敢跟他们说。她必须承认自己喜欢长庚。事到如今,她也不想将他的隐私对外公布,可她确实需要一个可以商量的人,不,哪怕是一个树洞能让她倾吐发泄一下也好。

  她打开了很久未曾登录的msn,忽然发现有一条留言信息,竟是好久不曾联系的孟家远在几天前发来的——

  维尼熊(2012年11月19日):千万不要出国!小心!

  千万不要出国?自己本来就没出过国啊。钱宁慧看着这句没头没脑的话,皱了皱眉。不过“小心”她还是看得懂的,看起来,孟家远现在也遇上了某种麻烦,说不定跟自己一样,都是被那个心理实验给害的……

  心里蓦地泛起同病相怜的感觉,钱宁慧知道自己现在急需和孟家远互通声气。虽然孟家远每次留言都行色匆匆意犹未尽,但钱宁慧还是言简意赅地将自己的遭遇写了出来。一落笔她才知道自己和长庚之间发生了那么多事,却不知道远在异国他乡吉凶未卜的孟家远什么时候能够看到。

  等她走出窒闷的网吧,室外冬夜的空气让钱宁慧发烫的脸感到针扎般的疼痛。虽然早已过了饭点,她丝毫没有饥饿的感觉。

  寒冷让她昏沉的头脑渐渐清醒起来。钱宁慧走到一家饼店,买了一个肉夹馍,想了想,又给长庚买了两个。她也产生过落荒而逃的念头,却狠不下心不给长庚任何一个解释的机会。何况,青年公寓的房间是她租的,就算他们要分开,也应该是长庚离开。

  她走回租住的公寓。因为手里提着打包的肉夹馍,她就用脚不轻不重地踹了踹防盗门。这样正好试探一下,长庚究竟有没有醒来。

  门开了。长庚不仅已经醒了,还将屋里有关吸毒的一切情景毁尸灭迹。他一见钱宁慧就伸手接下她手里的袋子,看着她面无表情的脸笑了笑:“怎么,还在生气?”

  “生什么气?”乍听这句话,钱宁慧忽然蒙了。经过与子启明的会面和自己在网吧的搜索,她已经把午饭时和长庚的争执给忽略了。

  “不生气了就好,”长庚并没有追究钱宁慧是真傻还是装傻,转身走进厨房里去,“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打你手机也没接。”

  “面试呗,人太多,等了半天,”钱宁慧搬出早已想好的措辞,佯装无事一般坐在沙发上,“你吃饭了没,我买了……”

  “我给你煮了面条,”厨房里传来叮的一声,长庚打开了微波炉,“可惜都凉了……”

  “你给我煮面?”钱宁慧惊讶地放下了手里的肉夹馍,冲进厨房,“我看看……哎呀,放了这么久,面条都糊了,怎么吃啊?”

  “本来想给你一个惊喜的……”长庚看着钱宁慧将那碗凝成疙瘩的面条从微波炉里揪了出来,不由有些歉然,“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怎么煮面条就别乱动,大少爷!”钱宁慧蓦地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些急躁,而长庚的神情也有些惊讶,顿时无奈地缓和下口气,“不怪你,你不知道我会回来这么晚。”或许是想起了长庚和伊玛不堪入目的视频,钱宁慧觉得自己对长庚的感觉有些变了味。要是平时,从小啃面包长大的长庚别说是殷勤地给她煮了碗面,就算只是为她烧壶开水,她都会开心得跟喝了蜜一样。

  然而,此时此刻,她不得不一再打压自己的欲望,那种抛开一切,狠狠地对长庚质问、控诉、批判,然后再狠狠地大哭一场的欲望。她知道,这种方法虽然能缓解她如山的压力,却绝不能从长庚的嘴中掏出任何秘密。要破解机器人的控制程序,只能像解数学题一样循序而行,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出错。

  “面试不顺利吗?”长庚也意识到钱宁慧的变化,关切地问。

  “不好说,”钱宁慧掩饰着继续去啃肉夹馍,下意识地补充了一句,“明天还得去看看。”

  “哦。”长庚默默地在沙发另一角坐下,似乎有意无意地拉开和钱宁慧的距离。他垂下眼,不再说什么。

  钱宁慧也没再说话,假装专心致志地啃肉夹馍,用眼角的余光偷偷地瞟了瞟长庚。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钱宁慧觉得此刻的长庚比平时分外憔悴——苍白的脸上,眼圈下的乌青特别显眼,就像是熬了好几夜的模样,甚至他放在膝盖上的手,也无意识地微微颤抖。如此心力交瘁、情绪消沉的长庚,和中午与自己父母侃侃而谈、温和优雅的长庚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摄入甲基安非他明能使人思维活跃,敏感性提高,注意力集中,然而症状过后却会显得抑郁,衰弱……”网页上的几句话蓦地闯入钱宁慧的脑海,惊得她倒吸一口气,顿时被嘴里的食物呛着了,惊天动地地大咳起来。

  “我给你倒水……”长庚先前还像省电待机的机器人一样不言不动,此刻却蓦地跳了起来。

  “不用,咳咳,我自己来!”钱宁慧赶紧摆手,冲到饮水机前狂喝了几口水,终于把这口气缓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