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6节(1 / 2)





  永国公府人口简单,没有什么乌七八糟的事情,生活环境真是简单,所以当时她推迟了母亲送过来的两个大丫头,这些大丫头聪明伶俐样样能拿出手,若是到了那种复杂的大家族里那无疑是一大助力。

  但是带着这种聪明的丫头进永国公府却不一定是好事。

  若只是她们不甘寂寞想太多做太多还好,要是她自己也因为和她们时时相处而左了性子,那才是作死呢!

  虽然她一开始是抱着满身的宅斗技能来的,发现没有用武之地还蛮郁闷的,但是她从小也生活在比较简单的家庭,所以还是永国公府这样的家庭生活让她舒心。

  她完全没有要把永国公府弄得很复杂的意思。

  而且后宅之神就坐在她对面,她完全没有班门弄斧的愿望。

  阿璋细细挑了鱼刺,然后把鱼肉拨到了阮鸣雁的碗里,然后又开始给她剥虾。

  阮鸣雁和阿璋成亲一年多了,一开始她以为是新婚燕尔总是腻歪,后来可能是她怀孕了他才回面面俱到把她捧在手心里。

  但是一年多了,她发现并不是这样的,董家的男人似乎都特别疼媳妇,连女婿都是这样子。

  阮鸣雁有些明白为何他们兄妹在一起都是自己动手,不要丫头婆子在一旁了。

  这样的气氛之下,丫头婆子在一旁就算是当木头也让人感觉不舒服,那种温馨就会打好几个折扣。

  轻轻摸着还不明显的肚子,眼里看着对面小元宝张着嘴等元元和子明投喂,在想想一般大家族里富贵人家,这些都是奶娘丫头婆子在做的。

  怪不得很多人相比父母都会格外依赖奶娘和贴身丫头或者麽麽。

  阮鸣雁想一想就觉得自己无法接受孩子和自己不亲近,很显然元元和孩子的相处才是她向往的。

  贴身丫头年纪也差不多了,就把她许出去吧。

  因为董湛袭了爵位而另外两房也分了出去,所以现在整个国公府的居住格局变化很大。

  原本他们一家子住的整个东院如今都是阿珏的住处,阿璋的院子则搬到了西边,整个永国公府分为三个部分,前院,正院和后院。

  前院是家里男子处理公事和产业的地方,进了二门就是正院的范围,正院也分为三个部分,东院,主院和西院,这里就是一家子起居的地方,每个大院落里还套着好几个小院落,中间隔着湖泊花园假山。

  后院的中间原来就是太国公的住处,如今和主院一同在中轴线上的有三个院子,正好三代男主人和女主人们的院子,另外两边的院子则留着亲戚到访时用。

  虽然做父母的已经给孩子们分好了院子,但是阿珞还跟着父母住在主院里的西厢房里,而阿璋则带着阮鸣雁住在了东院他原来的院子,习惯了并不想搬院子。

  再说永国公府实在太大了,他们家人口少,只有几个主人,一起吃个饭都要走上一大段路实在不爽。

  东院的正院如今是阿珏住着,阿珏原来的住处已经被常常回来溜达的秀秀霸占了,暖阁则留给元元住着。

  因为元元和子明,阿珏和嘉罗世子的关系都是没有公开的,所以这一顿团圆饭大家就选择在了阿珏完全掌控丫头婆子又最少的东院。

  用完午饭董湛和雪氏就离开回正院去了,而八个大人则围坐在一起看起了阿珏拿出来的建筑图纸。

  这是两栋后巷相邻的宅子,和永国公府相隔三条街,虽然住的人依然富贵,但是已经没有那种邻居不是公就是侯的情况了,那边多数就是一些四品一下的官员或者有钱富商的宅子。

  所以阿珏拿到这两个位于两条街街尾后巷相接的宅子并没有费很大的劲儿,唯一不足的是这两个宅子都不大。

  “这边离我们家近,所以元元以后就住这里。”阿珏点了一下略显窄但格局还不错的宅子。

  “好啊。”元元早就知道她是不能一直住在国公府里的,倒不是说家里人忌讳她守寡又戴孝,主要是她不可能和子明小元宝长时间分开,但是国公府格局在那里,人员在精简还是人多眼杂。

  人心这种东西最不可控了,谁知道什么时候落了别人的眼睛,到时候就麻烦了,几年的努力全都泡汤,正好她戴孝又守寡弄个别院关门闭户深居简出也是很合情理的。

  阿珏又点了另外一面的宅子:“这边就交给子明了,里面已经开始筹备,等到成了我的人撤出来就行了。”阿珏并没有说明,但是子明之前一直有和阿珏通信,两人商量过不少事情。

  虽然说两个宅子都是临街,背对背相靠,一般人也不会注意到,但是不管是元元还是子明都不是一般人,要是有心总能摸出一点痕迹,所以比起把后巷封起来打通两个宅子的后门,两人都倾向于更隐秘的来往途径。

  然后元元随口建议道:“那就挖个密道,一头连着内院,一头连着庵堂。”毕竟是戴孝守寡求个神拜个佛很正常,而且这个最能消耗时间,她在庵堂里呆在久都没有人会怀疑。

  不管是庵堂还是后院都处于宅子的后半部分,期间的距离也比较短,还减少了工作量。

  挖密道用的是阿珏的人,当然子明那里只是象征性地挖一个放东西的密室而已,这种东西一般富贵点的人家都有,没有什么稀奇,主要通道还是从元元这边挖过去。

  刚说完这件事情那边就有人来见,说是康华大长公主想嘉罗世子了,让世子寻个空过去。

  康华大长公主一直在外面,嘉罗世子有一直在西北,据说就很小的时候见过一面,她都不记得了,康华大长公主怎么会想她,不过很快她就明白了,因为来人走之前塞了一张纸条给她。

  纸条是她的皇帝外祖父写的,意思很简单,让她带着孩子和康华大长公主一起进宫,因为只有康华大长公主的车架是可以直接进宫的,孩子自然可以不知不觉跟着进宫,等到了皇帝皇后的地盘,这夫妻俩要是不想把消息漏出去,别人自然是不会知晓的。

  嘉罗世子先走,阿珏则带着儿子慢了一步去了公主府,子明也带着儿子悄悄离开,去了外头的岚王府的宅子。

  秀秀挺着大肚子见元元一脸不舍却不吭声看着父子俩离开的样子,不免心疼,抬手摸了摸元元的脑袋:“你和大哥都搞得跟地下党接头似的,不过应该很快就不用这样了。”

  秀秀已经摸到了自家大哥的打算,也不知道到时候家里家外的怎么热闹呢。

  “为了以后日子忍忍是应该的。”元元用力的点点头,三年很快就过去的!

  第139章

  三年的时间确实很短, 眨眼之间就过去了,这中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其中最大的就是皇后所出的三公主被册封为皇太女,成为了大启一个皇太女。

  当时的朝堂简直一场灾难, 还有古板的大臣在勤政殿里碰柱子的,各位皇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一直以为自己的敌人只有自己的兄弟,但是事实告诉他们他们那些娇娇弱弱的姐妹也同样是敌人。

  本来没有皇子的嫔妃大多会找个皇子投靠一下,就算不是死忠也要维护好面子情,毕竟后半辈子自己和女儿的人生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但是皇太女的提议一出, 那些个有公主的嫔妃就算没觉得自己的女儿能和皇后的三公主一样当皇太女, 但是只要有能力当个女官封个王什么应该不是难事吧。

  毕竟先帝也好,先先帝也好,这两个时期可都是有女官女将军的, 也算有先例可循了不是?

  而要是公主能和皇子一样入朝参政,或者下放一方为官,那她们还求那些生儿子的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