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0节(1 / 2)





  他政务繁忙,还有将一百余份文书等待处理、七八个大臣等候召见、和咸阳城的难民安置等待决断,能抽出这一刻多钟时间已是极限。

  明夷坐上马车离开咸阳宫,来到母亲居住的那处小院。

  这里居然已经停留了不少人,除了原本服饰的榆以外,还有被派来诊断病情的夏无且和服侍的仆役。

  他们是秦王收到消息后派来的。

  明夷走到寝室里,只见到母亲双目紧闭的躺在床榻上,正发着高烧,不知是陷入了昏迷还是沉睡,皮肤上起出一片片昭示着不详的红色斑疹,被厚厚的棉被盖着,额头上搭了一片毛巾。

  “母氏?”明夷在她耳边呼唤道。

  毫无反应。

  “我母氏病情如何?”明夷向夏无且问道。

  夏无且眉头紧蹙,以防万一,谨慎保守的说道“若是能熬过这几日,便一切好说,若是熬不过……”

  夏无且摇头不再言语。

  明夷的心情也随着他的摇头而起伏不定。

  在诊断和开药之后,夏无且便匆忙地转身离开。

  咸阳城中同样疫病流行,还有许多高官贵人、嬴姓宗族等着他的诊治。

  明夷坐在母亲的床边,见仆役忙碌的来回,这些仆役将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处理好了,不论是照顾病人或用药用膳,无需多加嘱咐。

  明夷重新低下头去,看着母亲已经带了细细皱纹的病容,感到微微茫然和惶恐。

  见刚才出去买食物的榆也已经回来了,明夷骤然抬头,问道“母氏怎么会突然病倒?”

  每月的信件里,她都三番五次嘱咐过清洁和石灰掺水来防治疫病,不要出门接触人,就连酒精就拜托子阳送来两瓶,让榆每天擦拭一遍家中的床榻器具。

  母亲的回信里,也全部应允了这些要求。

  将米袋放置在一边,榆垂泪说道“还不是那些宗亲!这两年天灾不断,那些人在村里活不下去了,又不知怎么打听到王后在咸阳城中,竟然前来讨食了。王后迫于血缘,接济了三五次后就不再接济,毕竟小院中储存的粮食也没有多少,只够二三人吃而已……”

  讲到这里,榆拿袖子擦了擦眼泪,怒道“……后来那些宗亲竟然半夜破门而入抢夺粮食,其中又混了得了疫病的人,夜半争执时将王后推倒在地,天亮后,王后发起了热!”

  原来是这样……

  随着榆的讲述,明夷神色渐渐冷漠。

  作者有话要说:  再有一两章睡了秦王。

  第104章

  明夷不能在这个时刻离开母亲。

  她留在了这个小院住下,就在母亲旁边的房间中,然后每天清晨坐在床榻边,给高热昏迷的母亲喂水、喂稀粥、喝药和更换毛巾活动身体,然后一直到深夜再回屋睡觉。

  这让跟随明夷一同出宫的宫女非常担忧,因为如果她们服侍的主人死去,那她们也必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因此总是抢着干这些事情,尽量将明夷和他的母亲隔离开,好防止被传染上疫病。

  其实在当初的约定当中,如果没有秦王允许,她本来是不应当出宫的,更别提在外居住。

  而这次明夷一声不吭的住下,咸阳宫中的嬴政似乎也没有想计较此事,任由她居住而没有派遣马车接回。

  也许是因为太医令夏无且的医术当真高明,也许是因为母亲的病情其实不重,三两天以后,明夷欣喜地看到母亲高热已退,并且睁开了眼睛。

  那一瞬间的欣喜无以复加。

  明夷不由自主的趴在床榻上拥抱住了母亲。

  “我……我也得了疫病了?”王后嘶哑的嗓音说道。

  “是,母氏你昏迷好几日了,不过没事,太医令说了,只要醒来就好!”明夷急促的说道。

  王后感觉全身上下都没有半点力气,头还一阵一阵的抽疼,闭目休息了片刻后,才提起力气连忙说道“此乃瘟疫,明夷乖,快不要再靠近我。”

  “我会注意,母氏。”明夷说道,同时没有动弹身体。

  有这个良好的开启,王后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了。

  明夷在这里居住了一个多月。

  因为还没有停止的大灾,咸阳城中显现出一种风声鹤唳的紧绷气氛,坐在小院中向外听去时,闾巷里常常一整天静悄悄的没有半丝声音,偶尔又爆发出一阵长久的混乱哭声和士兵规律踏过的脚步声。

  有鉴于这混乱的局势,明夷一直待在小院里面,没有出去在咸阳城中走动,以免惹出什么意外和麻烦。

  嬴政待在咸阳宫里昼夜不停地处理政务,但这并不代表他的痕迹退出了明夷生活,来自咸阳宫的马车时不时的敲响门口,刷一波存在感。

  马车送来各种宫中舒适华美的长裙、家具,甚至还有太宰刚刚做好的各种膳食,使这个闾巷里引起了小小的谣言和轰动,甚至还有邻居翻墙而过,好奇地打听她家可是有什么公卿贵胄家的亲戚

  明夷无话可说,只能庆幸嬴政只是低调的派来了普通马车,而不是有宫中印记的马车。

  即便没有见面,嬴政似乎也总能彰显自己的强烈存在感。

  想到这里,明夷回忆了一下,突然意识到自从与嬴政初见以后,不论厌恶憎恨或喜爱,嬴政总是让她心心念念最多的那个人。

  难以忘怀。

  等到王后的身体彻底大好以后,明夷单独去找了她。

  “发生了何事?”王后问道。

  明夷半蹲在母亲的面前,握住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