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三章 伟大的发明

第一百零三章 伟大的发明

十月的科举考试,刘循把这考试命名为科举考试,但和科举考试又不一样,这是一场面试。这些面试的人里面,有真才实干的,也有滥竽充数的,对于这些滥竽充数的,刘循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并没有当面说出来。

这些人有没有才学,其实都不需要面试,刘循的系统就能帮助他来查看这些人的数据。刘循真正让他们来首府面试的原因,是为了试验他们的品德,如果这个人有大才,品德不行,那刘循是不准备重用的。品德不行的人,刘循怎么会把一郡或者一县交给他们管理。

还真被刘循发现了不少的人,来首府的总计有学子三百八十二人,除了五十人被踢出了以外了。其余的都被刘循给留了下来,但是大才到没发现,大都的智力和政治在70左右,让他们下去当个副手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刘循开始羡慕荆州和东吴,还有颍川。这三个地方出的谋士,那真是一等一的多,可惜了都已经和刘循没有缘分了,不过没有关系,刘循起码有系统。他有的是时间,只要给他时间,他就不信不能出像刘伯温这样的妖孽。

赵信的陷阵营已经得到了补充,人数再次回到了七百人,这七百人的陷阵营刘循已经不准备单独使用了。动辄数十万部队的交战,这么一支七百人的步兵根本起不到左右。在精锐又怎么样,敌人一多,根本起不到作用。

因此现在的陷阵营,作为一支教导营,主要的作用是,培养中低层的军官,益州讲武堂的学员,最新的一条军规就是,每一期的学员,学期满后,都必须去陷阵营待半年的时间,才能分配到其他的部队。

陷阵营别看一直在刘循身边,看上去没什么机会上战场,可是陷阵营的训练那真的能让人奔溃。训练的强度超过了讲武堂的训练量。

每天二十公里的负重跑,就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还有一些奇怪的运动方式,很多人见都没见过。这些东西当然是刘循想出来的,主要是锻炼他们的耐力和爆发力。

“浦沅。”这是刘循在这段时间最大的发现了。浦沅是个铁匠,就是会手艺的人,虽然没有马均出名,但他可是给刘备和诸葛亮都打过刀的。

“少主。”浦沅很奇怪,少主为什么喊自己过来,他现在还在琢磨水车的事情。

“浦沅我这里有个重要的事情教给你,水车的事情,你先放在一边。”对于水车,刘循也只知道是靠齿轮和水流流动,但是怎么制造他可不懂。

浦沅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问道:“少主是什么事情?”

“浦沅,我这里有一个改进蔡伦纸的想法,和你说一下,看看能不能造出来。”对于现在造纸术,刘循不是很满意,效率太差。因此他想改进一下。

两汉时期的造纸术,麻头、破布等原料做纸,其实就是把杂七杂八的东西放进去,然后揉碎了,就变成纸了。

但东汉现在使用最普遍的还是竹简,竹子的成本可要低很多,随处都有。可是竹简太重了,又不方便存储,容易长虫子,一本书要写一车的竹子片,那重量。很多历史资料就是记录在竹简上,导致永远的消失。

益州出竹子,到处都是竹子。刘循希望浦沅能用竹子把纸造出来,刘循把大致的方法告诉了浦沅,能不能成功完全再与浦沅,刘循只是指导一下,毕竟他可不会造纸。

刘循对于造纸可不懂,材料他知道,造纸其实也是一种衍化的过程。

没想到浦沅经过一百多天的时间,还真造出了竹纸,竹纸可比蔡伦纸好多了,首先是白,比破布做的纸可要白许多。竹纸还是黄的,至于怎么弄白,刘循不知道,让浦沅他们自己去研究了。

二是简单,节约材料。推广起来也很方便,但是现在刘循并不准备推广竹纸的制作过程,这是在益州绝对保密的。

纸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也方便了读书人的学习。但是纸的制造工艺太麻烦,普通人可用不起纸,只有权贵才会用纸来记事。

而刘循发明的竹纸,和竹纸的工艺,加大了纸的产量和文化的传播。竹子益州到处都是,想要制造多少纸都不是问题,只要人工能跟上去,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现今为止益州也只有一小部分的学校使用纸张,刘循已经在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了。

而且他把另外的一样重要的发明给造了出来。活字印刷,简直是一个划时代的东西,连浦沅当时都惊讶了一天,别看一个小小的字,可是这对文化的传承意义那是远大的。

而且制作公益很简单,用金属,或者印泥都可以,而且一套文字可以长期的使用。活字印刷刘循也没有一下子想去推广,先慢慢来,等益州普及了以后,再说这些事情。

特别的是刘循的弟弟刘阐看到竹纸和活字印刷的时候,终于从他的书房中走了出来,他拿着新书,又当起了书呆子。

刘璋和刘母感到很欣慰,自己的儿子不仅仅只会打仗,治理民生依然是手到擒来。其实并不是刘循会这些,而是在后世看的多了,自然学到的东西也多了。或许学的不精细,但是哪怕是一些想法,都能改变这个世界

出征前刘循也去看望了自己的妻儿,小家伙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父亲又要出征了,依然在玩着刘循制作的玩具,样子很丑,但很好玩。木马,不倒翁等等一些小玩具。

这一次出征,刘循还带了不少益州医学院的医生过去,原本刘循是想着带张仲景过去的,但是当他在出征前去看张仲景的时候,才发现张仲景的体力居然变成了90。没道理,好好的怎么会变成90了。

后来一问之下才知道张仲景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最近一直在潜心把自己的所学都记录下来。因此刘循也就没有和张仲景说起这件事,刘循心里也一直担心,是不是南征的时候把张仲景害了。

也是刘循南征害了张仲景,张仲景那时候的身体本身就不是很好,又因为天气变化太大,身体状况急剧下降。都说医不自治,这个道理张仲景懂。

“主公不必困扰,我张仲景虽然被人称为医圣,可是早年我一直是用毒,在自己身上也试了不少,哎,我也不知道能在坚持多久了。”张仲景苦笑着说道。也怪年轻的时候玩毒,留下了这一身的毛病。

“现在不知道你的徒弟当中是否有人继承你的衣钵。”刘循最担心的就是张仲景的医术失传了,华佗是东汉的另外一个神医,可惜华佗已经死掉了。而华佗的青囊经刘循虽然派人去寻找,可是一直没有消息。

张仲景摇了摇头,虽然益州医学院已经有学生一百五十余味,可是真正能让张仲景满意的没几个。“主公,这是我毕生的心血,虽然医学院中有不少优秀的学生,但是他们的心志差的太远。”

刘循也问过张仲景,为什么不愿意教学生用毒,张仲景当时就和刘循说过,这些学生的心志不行,怕走歪路了。因此张仲景只是把自己看病救人的医术教导了出去,另外一本毒经还在著作。

“少主,到时候这毒经写好以后,我会让人送过去,请少主保管,如果找到品德兼备的,可以让他学习这毒经。假如没有,就把这毒经给烧了吧,不能让他危害百姓。”张仲景非常郑重的说道。

“我明白,先生。”刘循道。

张仲景作为神医自然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他是早就知道自己的情况,没有告诉刘循。

刘循也不多说,徒增伤感。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让张仲景南下的,悔之晚矣。

(PS: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差点工作都丢了,真是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好在留了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