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章 宛城黑幕(1 / 2)

第104章 宛城黑幕

魏越策划下,一行人经荥阳、敖仓乘运船抵达孟,沿途顺利。

毕竟能豁出脸面截杀他们的力量只能是黄巾军残兵,其他力量不方便下场,只要避开黄巾军残兵,其他人也只能干瞪眼。

有些时候魏越甚至会怀疑截杀王凌的黄巾残兵可能是王允指派来的,现在王允、曹操手里就握着二十万黄巾降军,选拔一批死士并非难事。

回京之后,魏越立刻派人给家中发去一封急信,让家中不要贪图便宜招募患病流民,这类流民几乎是无成本就能招募为佃户、部曲,可这些流民身体羸弱,多从兵灾区域逃难,可能感染了疫疾。

招募到这些感染瘟疫的流民,别家业发展,可能还要搭上一家子性命。魏越建议家中缺乏人手的话,可以搭建义庄出粮食供养流民,待开春后再选拔健壮者为佃户。

他是早有准备,对瘟疫充满警惕,而京中贵戚就不好了。

京中贵戚田产遍布河南、河内乃至是更远处的京兆、上郡、河西、河东等地,因三月组建平叛大军时就抽调了贵戚家中健仆,以及战事波及损耗地方庄园人口,种种原因使得京中贵戚手中劳力缩减严重。

另一边大量的贫农丢失土地或死亡,或流亡,他们的土地被贵戚、豪强、寒门兼并。这就使得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土地,本就缺乏人口,于是现在更缺人口。

从河东郡、颍川郡两个方面涌来的流民,对京中贵戚、沿途豪强、寒门而言这都是会走的金子。只需要粮食,就能招募佃户,划算至极!

时隔一月,京中市井、时议依旧讨论王允与张让之间的官司,几乎风评都是一面倒的偏向王允。

对此魏越冷眼旁观,在青木园中与宋氏交流楷书笔法。

气候清寒,魏越素色丝衣外罩一领羊裘大氅,盘坐时暖融融提笔誊抄《诗经》,手腕轻动笔尖恣意舞动勾画出一颗颗文字,文字精神奕奕;宋氏在下首直身跪坐,依旧白色淀粉敷面让人看不清其面容,也只是捉笔练字。

她身侧,万年公主同样脸上敷着淀粉,一袭素衣披着白色狐裘,她目光落在宋氏右手上,自己右手伸出食指扭动比划着、临摹着。

宋氏不时请教一些笔法上的技巧,魏越也详细讲述并不藏私,一副融洽气氛。

待到正午时,杜氏领着一众奴仆进来,端着火盆、铜釜及肉、菜、面条、胡饼进来,魏越洗手时就听杜氏道:“卢公子、王公子突然造访,如今还在等候。”

“大概是因何事?还是仅仅来寻我解闷?”

魏越擦着手,抓起茶碗呲溜溜喝一口很是爽口的模样,就听杜氏道:“二人并未提及来意,妾身看二人神情喜忧参半,或许心怀大事要与主人商讨。”

宋氏已起身披上丝绒收边的红色斗篷袍,正穿着鹿皮细绒内衬的筒靴,穿好后两手揣在貂裘暖袖中,姿态雍容、娴静,语气平淡:“应该是荆州、凉州之事,此类事与先生无关,先生不妨静待良机。”

魏越也穿上皮履,笑意淡淡:“女官笑了,我能有什么良机?”

宋氏只是呵呵做笑,魏越送到院门处她回头开口:“先生留步。”

魏越微微颔首,双手横在胸前交叉在袖中取暖,静静看着宋氏领着宫娥打扮的万年公主以及四名佩剑宦官离去。

青木园中的奴仆也跟着撤走,杜氏来到魏越身侧低声调笑:“主人仿佛笼中之虎,欲出难出如鲠在喉。”

魏越侧头看杜氏容光焕发精神奕奕的面庞微笑道:“身居笼中又不缺肉吃,我不心急,岂会如鲠在喉?”

杜氏瞋视一眼,转而一改口吻:“青木园中多有不便,承德园中可好?”

承德园是魏越的园堡名字,取《汉书·礼乐志》中‘詔抚成师,武臣承德’之义。见魏越不答,杜氏分析道:“承德园中可自由行事,修造地道、夹壁都可成事。”

魏越眨眨眼,摇头:“不妥,我能在青木园与她常见,是托程夫人、王越之情。我在此研习武学,她来此与我偶尔探讨书法,不会招人怀疑。若在承德园,不便她常来,也不便她多做逗留。”

两个人话间不时轻笑,就站在院门口不留任何的视线死角,反倒是最保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