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章 张辽认主(1 / 2)

第八章 张辽认主

一夜无话。

清晨,天尚未大亮,张载便接到侍卫禀报,说天使准备回京。

刺史府外,赵忠的车驾已经准备完毕,赵忠正站在车外,看到张载匆匆赶来,娇笑着打招呼:“子德来了。”

张载看了看马车周围,见已经准备妥当,随行的侍卫也都全副武装,随时准备出发。

快走几步到赵忠身前,张载道:“侯爷这么早就要离开?”

赵忠笑道:“咱家天生的劳碌命,在这儿已经停留一天,如今圣旨没法宣读,只能早日回京复命。”

张载见他去意已决,伸手掏出一张锦帛,递给赵忠说道:“这是在下准备送往京师的手书,里面写着战事的经过,可惜苦于无法呈递,烦劳侯爷交由陛下。”

赵忠笑着接过锦帛,他在宫中数十年,熟知官场规矩,心里清楚这是张载的意思,只要自己将它呈递给皇帝,那张载就是“自己人”了。

将赵忠送出城,这里离军营挺近,张载径直朝着军营而去。

这是张载的部曲,也就是私兵,士卒都是从晋阳城之战中存活下来的士兵中挑选的,加上城中的数百骑兵,一共一千五百人,如今他还是并州的代刺史,组建一部曲人马,还是没问题的。

为了这支军队,张载几乎花光了积蓄,也让张载知道了军队的烧钱。

他从匈奴处得来的两千金,加上匈奴送给自己的礼物,大概有三千金,除去送给赵忠的一千五百金,剩下三百金,其余的的全部用来购买武器甲杖,以及大量的粮沫,才勉强维持正常的开销。

营中士兵正在操练,张载找到正在主持骑兵训练的薛仁贵,询问士兵操练的进度。

提起士兵,薛仁贵也是由衷说道:“主公,这并州不愧是边境之地,这些本来就是经历过血战的精兵,如果不是名额有限,某还真想把他们全部留下。”

张载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有何尝不想把全部的士兵留下,可是自己没有多余的粮食和钱财,没法安置多余的士兵。

也不知道是在安慰薛仁贵,还是在安慰自己,张载说道:“放心,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呃……面包是什么?牛奶?牛的奶么,可那东西能喝么?”张载这句话彻底给薛仁贵听蒙了。

不理会还在发呆的薛仁贵,张载迈开步子向刺史府中走去。

接下来的日子,张载可是闲了下来,他对于政务和练兵一窍不通,索性政务由别驾和长史处理,军队交给了薛仁贵和张辽,他只看结果就好了。

不过他也没闲着,利用这段时间理清了自己这几年需要做的事情,大概做了一个规划。

大约过了半个月,张载终于接到了自己想要的圣旨。

传旨的是一个普通的黄门,从言语中透露出是赵忠的人,赵忠似乎是嘱咐过他,连宣读圣旨都没有,直接把圣旨给了张载。

看完圣旨的内容,张载觉得自己之前的一千多金没白花,不仅被封为雁门郡太守,而且还被封为杨武将军。

一旁的小黄门在旁边提醒道:“张将军,即将到任的并州刺史丁原,乃是大将军何进的人,赵常侍担心将军会受到打压,特意在陛下面前求了个杨武将军的职位。”

这一次,他还真得感谢赵忠替他捞了个将军的职位,能与地方刺史互不统属。

作为一个三国迷,对于下任的并州刺史丁原也稍有些了解,是演义前期的名人,只不过下场有些悲剧。

不过张载可没天真的相信,丁原真是个老好人,能做到一州刺史,有那个是易于之辈。

若自己只是雁门太守,那丁原便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一旦自己与丁原产生冲突,吃亏的肯定是自己。